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项目参与人员 |
202045 |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探索 |
韩维萍 |
董朝晖、弓晶、潘丽芳、李娜、王芳、王荣峰 |
202046 |
“互联网+”背景下冶金工程“时效性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何奕波 |
赵爱春、任志峰、李怡宏、郭文科 |
202047 |
工科“评学”体系建构和实践 |
李娜 |
郭强、王支敏、刘军、韩维萍 |
202048 |
以全国大学生焊接创新大赛为抓手培养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工程创新能力 |
赵贺 |
阴旭、赵菲、李岩、王雪峰 |
202049 |
基于材料成型专业特色的控制类课程群建设 |
李华英 |
郑晓华、胡建华、潘丽芳、白墅洁 |
202050 |
虚拟仿真技术和数值模拟技术与专业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 |
段兴旺 |
关明、郑晓华、田继红、赵金华 |
202051 |
基于泛雅平台的轧钢工艺CDIO人才培养研究 |
朱琳 |
李华英、王效岗、李玉贵 |
202052 |
“新工科”视域下工科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 |
葛亚琼 |
吴志生、关鑫、阴旭、赵贺 |
202097 |
多元智力下的《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生本课堂尝试 |
马强 |
闫敏艳、胡勇、宫长伟、赵新新 |
202098 |
传统教学、网络教学和PBL教学在《传输原理》课程中的综合应用研究 |
康丽 |
王芳、王荣峰、王宥宏 |
JG2021016 |
新工科背景下以“竞赛-科研-实践-创新” 为主线的工科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研究 |
金亚旭 |
郑建军、秦凤明、李英杰 |
JG2021017 |
基于“云端转炉”的“学生自主性”冶金工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
任志峰 |
张鹏、赵爱春、李怡宏、 何奕波 |
JG2021018 |
基于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的《焊接冶金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 |
高珊 |
葛亚琼、李砚峰、吴志生、王学锋 |
JG2021019 |
“双碳”背景下煤基固废资源化利用融入 《材料化学》的教学实践探讨 |
力国民 |
孔祥辰、赵新新、梁丽萍 |
JG2021020 |
基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特色的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建设 |
李振江 |
李华英、赵金华 |
JG2021021 |
基于《金属轧制工艺学》课程的多层次多维度累积式过程评价体系研究 |
胡建华 |
刘光明、李华英、拓雷锋 |
JG2021022 |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陶瓷材料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王凯悦 |
周毅、武雅乔 |
JG2021023 |
《固体物理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
杨雯 |
郭琦、张晓华、金亚旭、 胡勇 |
JG2021091 |
基于移动环境的即时互动性教学新模式研究 |
安红萍 |
何文武、武建国、李飞 |
JG2021092 |
《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思政建设 |
闫晓燕 |
宗朔通、刘宝胜、武雅乔、张敏刚 |
JG202234 |
四新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材料科学基础》教学改革与实践 |
赵新新 |
刘宝胜、陈哲、张雯、任晓霞 |
JG202235 |
虚拟仿真技术与材料成型CAE类专业课程实验群深度融合的探索 |
赵金华 |
赵达文、胡文莉、焦永星、李宁 |
JG202236 |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促进大学生 “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
李亚杰 |
秦凤明、崔燕、张蕾、焦永星 |
JG202237 |
基于“智能制造”材料成型实践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
郑晓华 |
胡勇、段兴旺、刘玲芳、张学忠 |
JG202238 |
新工科背景下轧制专业方向研究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
楚志兵 |
拓雷锋、桂海莲、胡建华、帅美荣 |
JG202239 |
“互联网+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研究 |
杨小容 |
秦妍梅、刘爽、杨帆、张鹏 |
JG202240 |
基于科研反哺教学模式的《材料物理性能》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孔祥辰 |
刘光明、张克维、王凯悦、力国民 |
JG202241 |
“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材料融入《材料化学》的教学实践探索 |
张晓华 |
力国民、崔燕、梁丽萍、郭锦 |
JG202242 |
基于磁电功能新型材料的《功能材料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
张艳 |
孙志刚、陈峰华、刘虹霞、邝亚飞 |
JG202243 |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基于实践创新能力的互动式教学大纲的设计与实践 |
阴旭 |
高珊、赵贺、张蕾 |
JG202284 |
新工科背景下材料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
周毅 |
宫长伟、同阳、闫敏艳、孔祥辰 |
JG202285 |
液态成型设备模拟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罗小萍 |
侯华、王录才、王芳、武建国、张健 |